・金融加碼催熱假日經濟 共繪旅遊消費新圖景
到底有多不容易,看看這個招聘啟事就知道了。
?瘋狂打“擦邊球”,美女陪玩1小時收費300?男性買單樂此不疲!近兩年來,隨著大型電子競技賽事的舉辦,特別是電子競技遊戲登上了亞運會的舞台,電子競技遊戲產業開始迅速發展。
電子競技遊戲不單單是娛樂的東西,現在更是與經濟聯係在一起。換句話說,電子遊戲催生了很多盈利的行業,打職業的就不說了,光是其他領域,像遊戲主播,遊戲代練,這兩年都賺到了不少錢。根據智研谘詢發布的《2019-2025年中國遊戲陪玩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分析報告》數據顯示,2017年我國遊戲陪玩市場規模為1.82億元,2018年我國遊戲陪玩市場規模增長至4億元。
其中手遊遊戲陪玩市場規模1.2億元,同比增長了163.74%;端遊遊戲陪玩市場規模2.8億元,同比增長了105.13%。一方麵是因為玩家對陪玩的需求不斷增加,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市場中加入了大量的伴隨平台,幾乎所有的陪玩平台都滲透到了每一款熱門遊戲中。
2019年以後,陪玩產業的發展趨勢保持不變。
陪玩的前身可以引申為陪練,更早也可引申為代練,代練是別人用你的賬號玩,陪練是大神陪著你玩遊戲,而陪玩則沒有任何技術硬性指標,隻要能讓老板開心就好。如果說參與電競賽事是職業選手的本職工作,那麽進行電競陪練就是業餘玩家的互利活動。
我國最早期的電競陪練人群應當歸屬於網吧熟客,不過在當時這項活動更像是遊戲陪玩。活動局限在同一家網吧裏,普通玩家通過付費邀請,與技能高超的遊戲大神組隊遊戲,一方憑借遊戲技能幫助上分或者技巧教學獲取報酬,另一方靠神級隊友的戰鬥能力提升段位和遊戲體驗。
此外,也有不少遊戲玩家出於社交目的邀請陪練玩家組隊,通過打遊戲時連麥或者文字交流,一方麵解決了競技能力提升的需求,另一方麵也能通過線上社交和陪伴來緩解自身的孤獨感。從小範圍的網吧陪玩發展到突破地域限製的大範圍陪練,國內知名網吧網魚網咖的功勞可謂最大。